来源:宿州市博物馆 作者: 宣教部 发布于: 2023-06-01
文化遗产日,从2006年起设立。2016年9月,国务院批复住房城乡建设部,同意自2017年起,将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的"文化遗产日",调整设立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6月10日是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非遗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非遗保护良好社会氛围,宿州市博物馆将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开展系列非遗宣传展示活动。
5月31日,由宿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宿州职业技术学院主办,宿州市博物馆、宿州市非遗保护中心、宿州坠子剧团承办的宿州市2023年“非遗进校园”主题活动暨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专题展正式启动。
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连琦宣布开幕,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李伟、宿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陈东旭分别致辞;市文联主席高昌友、市广播电视台台长孙宁、拂晓报社总编辑刘丽、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卢超、市博物馆馆长刘林等出席活动。
今年活动主题为“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 促进可持续发展”,为了配合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主题,本次非遗进校园活动,在宿州职业技术学院设置专门展厅,展出“非遗传承”、“宿州与运河”等主题图文展板、非遗剪纸作品等,吸引广大师生驻足观看。在学术报告厅内,由宿州市坠子剧团带去的精彩坠子戏展演,展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让现场观众沉浸其中,掌声不断。
此次活动中,宿州市博物馆精心组织,选送了《宿州考古成果图片展》与《诗画宿州——吕士民漫画作品展》走进宿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丰富文化与自然遗产日活动添砖加瓦。
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宿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大运河在宿州境内穿城而过,几千年来,宿州人民在这块古老而厚重的土地上创造了极其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宿州市博物馆作为展示宿州文化的重要窗口,将继续发挥作用,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化的浓厚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