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宿博信息

    上海博物馆与中国人民大学考古学者到我馆参观交流

    来源:宿州市博物馆 作者: 宿州市博物馆      发布于: 2017-08-31

    8月29日,上海博物馆考古部王建文老师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副教授刘未老师到宿州市博物馆参观与交流。两位老师首先参观了展厅内大运河出土的瓷器,对瓷器的种类之多而惊叹,随后参观了博物馆库房内2006年宿州市西关步行街、2007年埇上嘉院及近年来灵璧泗县段运河内出土的瓷器,对瓷器的釉色、烧造工艺、来源等问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并表示本地区运河出土的瓷器涵盖了全国至少二十个窑口的瓷器,有越窑、长沙窑、定窑、汝窑、德清窑、吉州窑、巩县窑、磁州窑、景德镇窑、耀州窑等,地域上包括山西、河南、湖南、江西、浙江、福建等地,并有相当一部分的具有本地特色的瓷器(寿州窑、萧窑等)。
     


     

    最后同我馆领导及工作人员交流了宿州的历史、运河的产生、运河遗址的考古等方面问题。唐宋时期,运河对于朝廷命脉十分重要,正如宋人张洎所说“汴水横亘中国,首承大河,槽引江湖,利尽南海,半天下之财赋,并山泽之百货,悉由此路进”,也因此形成“岁漕江、淮、湖、浙米数百万,及至东南之产,百物众宝,不可胜计”的繁荣局面,而宿州作为运河明珠,居“舟车汇聚、九州通衢”之地,扮演着重要角色,现在出土数量、类型如此丰富的器物,自是当年“公家运漕,私行商旅,舳舻相继”的反映。



     

    通过此次交流,使我们对“运河文化”产生了新的认识,对于我们在瓷器的分类整理、发掘报告的编写、运河出土瓷器的展示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刘未: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副教授,北京大学博士,师从齐东方、宿白、徐萍芳教授。研究方向为宋元考古、城市考古、陶瓷考古。

    王建文:上海博物馆考古部馆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新石器时代考古。参与的上海青龙镇遗址考古发掘,出土众多瓷器,涉及福建、浙江、江西、湖南等多个窑口,该遗址入选“201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