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学术论文

    “掌上乾坤”——宿州市博物馆藏宋代瓷塑赏析

    来源:宿州市博物馆 作者: 宿州市博物馆      发布于: 2020-12-16

    瓷塑亦称瓷雕,是瓷器中特有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是以模印、捏塑、雕刻等技法塑造的人物、动物、花卉的总称,也包括实用器附着的装饰雕塑。瓷塑的起源很早,大约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就发现有出土的陶制动物。大溪岭文化、屈家岭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中都发现有陶制球型器,当时人们对神秘大自然的虔诚和对原始宗教的信仰,用手中的泥土塑造了自己想象的神灵、偶像和人类自身。这种“塑”的造像方式,就是瓷塑早期的雏形。到了战国时期,出现了有文字记载的理论。《韩非子·说林下》记载:“恒赫日: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两汉时期,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的陶俑,还有相当数量的陶制猪,狗,牛,马,羊等陶塑作品。这些说明当时的工匠对人物、动物的造型已经拿捏的非常准确。西晋时越窑的瓷塑已经达到较高的艺术水平。烧制出成熟的青瓷兽形尊,辟邪,羊型插座等瓷塑作品。早期的瓷塑多做为陪葬的明器使用,古人之以选择瓷塑作为陪葬品,无非是在“事死如事生”理念的支配下,这种民俗一直延续至今。到了两宋时期,在社会人文艺术的影响下,瓷塑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高潮期。

    2006年至2015年间安徽省宿州市文物管理局配合安徽省考古所,先后对隋唐大运河遗址宿州段进行了多次抢救性考古发掘,在湮废的河道里出土了大量瓷器,器型非常丰富,有碗,盘、盏托、水注、执壶、枕、瓷塑等。在出土的瓷器当中有一些制作精美的瓷塑,现撷取部分宿州市博物馆藏瓷塑精品做逐一介绍,并就自己的观点求教于大家。

    1.宋白釉黑彩侍女鸳鸯坐像

    高7厘米,长14.7厘米,宽10.2厘米。通体施透明釉,范模挤压成型,身体中空,胎质灰白,施釉均匀,局部有细小开片,釉色温润亮泽,塑一侍女,面部丰满,端庄秀丽,发髻中分,左右各扎一束置于耳后,双手怀抱鸳鸯,对襟敞胸,双腿盘坐,体态丰盈,侍女的发髻、眼、眉、唇、足部及鸳鸯的头顶、眼、嘴、翅膀用“点彩”装饰。点彩是瓷器的一种装饰手法,始于东晋,宋代吉州窑、景德镇窑、龙泉窑等,都普遍使用。侍女的发型受女真族的发式影响形成“丫鬟髻”,是尚未出嫁的少女所梳的发式,在宋代非常流行。此件瓷塑作品有着浓厚的民间工艺气息,更加贴近生活。

    2.宋吉州窑黑釉鸟形埙

    高4.2厘米,长4.2,厘米,埙为鸟形,长颈、鼓腹、剪刀尾、胎体灰白,胎质坚密,敲击有声,身体施半釉,身体一侧有一音孔,另一侧有两个音孔,鸟身姿态自然沉稳,似小憩之姿,埙是一种古老的乐器,大约有七千年的历史。早期的埙多用石头和兽骨制作而成,后发展为陶制,一般呈椭圆形,表面有音孔,吹奏时,气息经过小孔,音色古朴,醇厚低沉。古书《而雅》注:“埙,烧土为之,大如鹅子,锐上平底,形如秤锤,六孔,小者如鸡子。”古人把乐器分为“金、石、土、革、丝、竹、匏、木”八种称为“八音”。此件作品虽为三孔,亦可赏,亦可吹,但已经不作实用,多为儿童娱乐之用。

    3.宋白釉褐彩羊形摆件

    高6.5厘米,长7.8厘米,羊呈蜷卧状,通体施清白釉,底部露胎。尖嘴、圆眼、长角、短尾、四肢蜷卧,颈部用褐彩饰一周圈于背上打花形结,四肢为泥条贴塑而成。足部刻划几条阴线,线条简朴,神态可掬,卧羊的眼、角、耳、尾、及花结用褐彩,褐彩主要呈色剂为氧化铁,这种点彩技法在南方瓷窑中非常流行。羊在古代象征着吉祥、美善。《诗经》中有一首篇名为“羔羊”的诗,用羔羊比喻品德高尚的卿大夫。先秦时期的青铜器上已有“吉羊”二字。据说羔羊性情温顺,任劳任怨,被用来象征“孝”。这种用某种动物的自然属性作某种象征的手法,是中国儒家文化中“天人感应”思想的反应映。

    4.宋酱釉狗

    高7.5厘米, 长6.5厘米,宽3.5厘米,瓷狗呈站立状,直口、大耳、圆眼、微侧首,四肢挺立,卷尾。身体施酱釉,釉色稀薄,下肢露胎,胎质粗松,造型活泼可爱,塑形简练精准。宋人好狗,非常普遍,几乎家家都有。《宋史》 :“自景德以来,四方无事,百姓康乐,户口藩庶,田野日辟”。就是说两宋三百余年的历史,绝大多数的人享受物阜民康的生活,养狗之风盛行。赵万年《襄阳守城录》记载:“各家所养之犬,在城外百十为群,有数千只” 。宋代画家毛益的《萱草戏狗图》等,可见宋人养狗之多。瓷塑狗玩具是当时儿童的首选,在大运河出土的瓷塑玩具中,瓷塑小狗所占的比例非常高。

    5.青白瓷燕形粉盒盖
    高2.8厘米,长8.6厘米,粉盒盖呈双联圆形,胎体细致坚密,通体施青白釉,盖顶微弧鼓起,上置一只乖巧春燕,燕子捏塑而成,双翅刻画细腻,剪尾上翘,燕尾后方用泥条盘筑的技法做花结装饰。整件作品器形别致,构思巧妙,倍显弥珍。粉盒亦称香盒,古代妇女存放香粉、脂粉之用,起源于唐代,到了宋时期非常流行。运河出土的粉盒当中,宋代景德镇窑生产的较为多见,此件春燕粉盒在宋代常被视为男女定情之物。“春燕”属候鸟,宋人常用来喻“寄托相思”“惜春之情”等,《诗经.谷风》“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北宋文学家欧阳修《采桑子》:“笙歌散去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燕子在当时是文人咏物抒情之物。

    6.宋青白瓷塑双蟠龙形枕

    高11,8厘米,枕面宽11.7厘米,底面宽9厘米。通体施青白釉,胎体坚密,枕面两侧上翘,枕面开光,中间用蓖纹装饰,枕面下方堆塑两条螭龙,龙头有角,圆眼,颚下有须,龙身一侧为珍珠地装饰另一侧为鳞片装饰,龙鳞塑形细腻,屈体交缠,相互追戏,形象生动,神态十分夸张。龙的造型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经过商周,至战国时期的演变,到了秦汉时期基本成型,早期被人奉为“神物”加以崇拜。后汉许慎《说文解字》中释龙为“麟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又《大戴礼-五帝德》载:“黄帝乘龙戾云,顺天地之德。”可以看出龙在古代已经是皇室身份的象征。龙的造型在北宋已经演变成熟,龙爪一般为三、四爪,此件为五爪极为罕见。其造型与现在龙形图案无异。此件瓷塑枕与北京故宫博物院、江西景德镇陶瓷馆的馆藏瓷枕极为相似,根据其烧制特点,属于景德镇窑烧制。

    7.宋说唱人物摆件

    高8.1厘米,宽3.7厘米,人物模制,用阴线代替线条刻划细部,头戴高簇花枝帽,身穿圆领长袍,腰系帕带,衣着华丽,右手持拍板,左手扶膝,盘腿而坐,人物神态文雅,书生气浓厚,身后有“乐棚”又叫“彩棚”,棚头两端各置一绣球装饰,棚檐下有三行共九个字,这种叫“招子”,是艺人们招揽顾客的广告用语,“乐棚”是说唱艺人最简易的表演场所。人物手中持的拍板是一种打击乐器,用于民间说唱,宋代陈旸《乐书》载:“拍板,长阔如手,重大者九板,小者六板”。南宋时期京城比较流行说唱伎艺,这种通俗文化的影响力在当时甚至超过了“宋词”。他们一般在瓦舍,勾栏里表演,或是穿梭于市井乡村,这种群体中有大量的落魄书生,他们的才华学识非常高,说唱技艺高超,深受贵族百姓们的喜爱。说唱人物造型上与河南偃师宋墓砖雕人物“丁都赛”有着相似之处。这种说唱人物在皖北地区出土的瓷塑当中非常罕见,为我们研究两宋时期的杂剧艺术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实物资料。


    结语

    宋代是商品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同时也是中国瓷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许多与平民百姓文化生活相关的艺术形式和艺术作品在成为商品,并传播和发展。瓷塑作为群体性社会观念和社会心理的产物,成为市场上不可或缺的角色,满足了社会各阶层对物质文化的需求。宋代注重“文治”,平民文化发展迅猛,平民审美趣味所形成的俗体艺术已经成为社会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民间瓷塑艺术成为一种时尚。从宫廷到民间,富贵贫贱,无不喜好。宋人将“玩物适情” “寓意于物”的美学主张融入其中,雅俗文化共赏的局面形成。此时还非常流行一种“摩侯罗”的泥塑玩偶,金盈之《醉翁谈录》曰:“京师是日,多博泥孩儿,端正细腻,京语谓之摩侯罗”。 其名来自梵文。宋代儿童的启蒙教育很大程度上都受到瓷塑玩具的影响。据考古发现,河北、河南、安徽、浙江、湖南,等地的宋代窑址中都有瓷塑的发现。瓷塑的装饰手法上也出现了一些变化,除了点彩、模印、捏塑以外,还出现了工艺较为繁复的剔、蓖、珍珠地等技法。瓷塑题材比较广,涉及人物故事、宗教神像、仿生瓷塑、和吉祥祈福等。使瓷塑作品更具观赏性、艺术性。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北宋画家苏汉臣的《货郎图》里可以窥见瓷塑的流通与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同时瓷塑也承载着宋代社会各阶层的生活信息,呈现出多元化、多样性,区域文化相互渗透,带动了世俗文化的繁荣。
     

     

    ——(摘自《宿州文博》第一辑,安徽人民出版社;作者涂乔,就职于宿州市文物局)